是春秋晋文公的名。
"重耳"是一个具有历史典故的名词,指的是古代中国春秋时期的一个人物,他的真名叫做「公子重耳」。公子重耳,又称「郑重耳」,是晋国君主重耳公的儿子,也是晋国的太子。
公子重耳在他的父亲去世后,由于叔父的阴谋,被迫流亡他国。在流亡期间,他受尽了苦难和艰辛,但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不断修炼自己的能力和品德。
最终,经过多年的流亡和努力,他成功地回到晋国,成为了晋国的君主,并且在位期间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因此,"重耳"在文化上常常被用来形容一个具有坚韧不拔、克服困难、追求梦想的精神。它代表着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激励人们在困难面前坚持自己的信念,不放弃追求自己的目标。
重耳对秦客的典故
晋献公的去世后,秦穆公派子显慰问重耳:“寡人听说,失去国家常常在这个时候,得到国家常常在这个时候。虽然您恭敬严肃,居丧也不可太久,时机也不可失去啊,请考虑一下吧。”
重耳将这事告诉舅舅狐偃,狐偃说:“你还是推辞吧。居丧之人没有值得宝贵的东西,可珍贵的只有仁爱和亲情。父亲死去这是何等重大的事情啊。还要用这事来谋利,那么天下谁能说清我们无罪过啊。”
重耳便对秦国客人说:“君王赏脸吊唁流亡的我重耳,我在父亲死去居丧的时候,我不能参加丧礼中去,而让您操心了。父亲死去这是何等重大的事情啊。我哪里还有其他的图谋来辜负您的情义啊。”重耳行稽颡之礼但不拜谢秦国客人,哭着起身,起身后但不再跟秦国客人私下交谈。
子显复命将事情告诉秦穆公。秦穆公说:“仁人啊,公子重耳。叩拜但不拜谢,是他没已晋献公的继承人而自居,所以没有拜谢。哭着起身,就表示敬爱父亲。起身但不私谈,就表示远离个人利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