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同文馆主要是培养翻译人才,不算中国最高学府。中国近代最高学府是京师大学堂,也就是现在的北大。同文馆后来并入京师大学堂。所以说京师大学堂才是最高学府。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侵略中国。清王朝为巩固统治政权,听从“洋务运动”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的主张,开始兴办“洋务”和“西学“。
在教育上采取的主要措施就是举办学习“西文”和“西艺”的近代学校。1862年6月11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挑选八旗学生10人,由英国传教士包尔腾教授英文,京师同文馆正式开学。这是中国第一所官办近代学校,是北京近代教育的开端。 清政府举办京师同文馆的目的,据恭亲王报告,是培养满族翻译人才,以便在与外国人办外交时“不受人欺蒙”。
拓展资料
京师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在清末1898年至1911年间的曾用名。作为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学校创办于1898年7月3日,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
京师大学堂是当时国家最高学府,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京师大学堂章程》中提到其办学方针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后历经“戊戌政变”、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等变故,京师大学堂屡遭摧残,以致停办。1902年,清政府重建京师大学堂,设速成、预备两科,创办于1862年洋务运动期间的京师同文馆也并入大学堂。
同年,京师大学堂仕学馆、师范馆成立,师范馆为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的前身。1912年5月4日,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旋即冠“国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冠名“国立”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