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立春”象征着春气的复苏,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土壤开始解冻,《岁时风土记》记载:“立春之日,士大夫之家会制作春幡,或悬于家人头顶,或点缀于花枝下。”南朝陈徐陵的《杂曲》也提及此习俗:“立春更换新历,春幡旧习未变。”词作开篇运用典故,自然流畅,巧妙地融入了“使事如不使”的手法,以“袅袅”描绘春幡摇曳,赋予静态画面动态感,仿佛微风拂过,满溢春意。然而紧接着,词意转向凄迷:“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与李清照《永遇乐》的意境相似,非单纯描绘自然气候变化,而是寓含更深的情感寓意。
“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暗示词作大约创作于辛弃疾南归不久,他借燕子寄寓情感,让人回味无穷。“黄柑荐酒”和“青韭堆盘”则体现了立春的传统习俗,寓意迎接新年的喜庆。然而,“浑未办”的情境,反映出词人在佳节中的落寞情绪。“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引用《战国策》的故事,表达了词人愁绪深重,无人能解。
下片继续围绕“春已归来”展开,东风吹拂下的梅花绽放,柳树抽丝,展现出春意盎然,然而“却笑”二字揭示了虚实相间的意境。词人忧虑国家时局,担心春天的美景背后隐藏着更深层的忧虑,如大雁北归,象征着国事的变迁。整首词以立春为背景,表达了辛弃疾对国家和家乡的深深忧虑,以及对恢复中原的渴望,堪称深沉而富有力度的抒怀之作。
扩展资料
《汉宫春·立春日》是辛弃疾的一首词。这首词处处切《立春日》题目,以“春已归来”开篇,写民间是日欢乐习俗:袅袅春幡,黄柑荐酒,青韭堆盘,而自己对天时人事却别有一番感触:燕尚“梦到西园”,塞雁尚有乡国之思,何况“渡江天马南来”志在恢复中原的辛弃疾,能不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