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中的火花-生活百科-春风百科
> 生活百科 > 列表
交流中的火花
时间:2024-12-23 16:38:39
答案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听不到声音的人,会逐渐成为不会发声的人。若是从进化论角度也能够分析出原因,听不到声音的人,会丧失从别处学习的机会,缺乏学习交流,逐渐会忘记发音和表达。人需要倾听和交流,交流能进行思想的碰撞,而碰撞中会产生火花,有了花才会结果。

世界知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48岁时候与42岁的戴维·玻尔于1927年第五次索尔维会议进行了他们之间的第一次世纪较量,这次较量持续了将近二十多年,参与人员逐渐由物理学家扩展至哲学家,影响范围增大,不但促进全世界物理科学的发展,同时也为世界本质的探索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理论支撑。这场辩论之所以意义如此巨大,本质原因便是多学科之间的交流,用玻尔的话说便是“这场辩论是自己许多新思想的源泉”;而爱因斯坦对玻尔的评价亦是很高:“少有谁像玻尔那样,对隐秘的事物具有如此敏锐的直觉,同时又兼有如此强有力的批判能力,他是我们时代科学领域伟大的发现者之一”。两位位于物理之巅的科学家用实际行动为全世界的学者上了一堂生动形象的哲学课,课题便是“交流带来发展”。

也许是和少年时期经历有关,当代90后更加进行独立性的思考,对众多交流性的活动长缺少经验和兴趣,在我的工作经历中,大部分人常说的话便是“不会麻烦到别人吧”、“还是不要去打扰他们了”、“算了,去了我也不知道说些什么”等等。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笔者曾做过深刻的思考并和有人进行过讨论,由于没有进行过普遍性的调查,简单的以己度人得出来的结论是“教育学习相关性联系弱”。

中国素质教育时间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素质教育思想基本上到新时代才实现覆盖,换句话说,大部分的90后年轻人接受的教育是偏向应试教育,以考试为主的教育缺乏创新性和自主性,自然在学校中沟通交流活动是几乎没有的,学生的任务便是梳理自己的知识点,最终自己吸收。在此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最擅长的便是独立性的做自己的工作,至于与其他的交流技能,是极为缺乏的。

而现今社会发展已经不同以往,这应该便是90后再职场上压力大的原因之一,工作后发现这个社会的工作模式已经改变,交流创新、磨合团结是企业工作的主旋律,如何克服自己身上长期的惰性,实现自身的跨越式改变是工作中的主旋律。

在今天的大量沟通中,学会很多,思想的固执不是自己能够发现的,只有在不断的磨合中才会有感觉,原来这点可以如此的灵活运用。例如今天的讲课过程中,笔者诗中陷入一个误区:题目既然是如此,那么呈现的时候只能够这样,用其他方式从逻辑上讲就不合适。但结束后王老师说的一句话一下子点醒了我:具体问题应该具体分析,如果今天面相的是所有学生,时间和精力全部没有要求的情况下,自然是越复杂越好,但是演讲最重要的一点事“投其所好”,除了讲明白还要讲透彻,讲课效果好坏不是取决于内容,而是取决于一个人的表现力。

这句话像是哈利波特的咒语一般拥有极大魔力,认真思索一下这几天的磨课过程,回想一下吴老师的话,以前对其中特别不懂的话,好似从另一个角度稍微理解一点。正如胡老师说,每一位老师在授课时,即使是针对同一个知识点,但授课方式是不一样,正如世界没有相同的一片叶子,这个世界表达方式也是不一样。老师应该拥有针对性的授课表达能力,明白自己表达对象是谁,而后思索用什么表达方式比较好,最终选取适合自己并表达清晰的方式便可。这些领悟对新入教育行业的我来说是很珍贵,这便是交流的力量,正如我与王艳志老师之间,虽然对话是日常交流,但这次简单的交流却令我收获了平常工作一个月都没有得到过的经验。

社会在不断发展,人必须不断进步,而进步需要创新,创新需要我们思想的灵感,交流是灵感的主要来源之一。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走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交流是一个人最快的进步方式,交流过程能够令人在不断吸收的同时不断地反思自己,用新的知识替换已经过时的古板,是人改变的方式,希望我们利用任何一个交流机会,例如“磨课”,然后用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实现自己能力的提升和工作的契合。

推荐
© 2024 春风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