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动机理论由约翰·威廉·阿特金森提出,该理论着重于个人追求成就的内在动力。它包含两个主要动机:追求成功的意向和避免失败的意向。成功动机是基于对成功的期望和对失败的担忧之间的内在情绪冲突。阿特金森认为,追求成功的动机由三个因素决定:对成就的需要(成功的动机)、在该项任务上成功的可能性以及成功的诱因值。这三个因素的乘积表示追求成功的倾向(Ts)。
在公式中,Ms代表争取成功的相对稳定的倾向,Ps表示成功的可能性,Is为成功的诱因值。目标和相关书籍的诱因值是一种叫做对成绩自豪的感情。阿特金森指出,解决困难任务的成功比解决简单任务的成功更能带来自豪感。因此,成功动机在与成就有关的情境中既包括对成功的期望,也包括对失败的担忧。
避免失败的倾向(Taf)则由避免失败的动机(Maf)、失败的可能性(N)和失败的消极诱因值(If)决定。If与Ps呈相反的关系。这意味着,当失败的可能性减少时,失败的诱因值增加。阿特金森认为,选择容易或困难的任务取决于个人避免失败的倾向。
成就动机的总体公式是:Ta=(Ms×Ps×Is)-(Maf×Pf×If)。如果一个人的获取成就的动机大于避免失败的动机,他们就敢于冒险追求成功。这种动机水平与完成学业任务的质与量紧密相关。
研究表明,高成就动机者在没有外部控制的环境中也能保持良好的表现,并在经历失败后展现出更强的坚持性。高成就动机者有较高的自信心,内归因,成功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而失败则促使他们反思策略和努力。相反,避免失败的学生缺乏自信,倾向于外归因,这可能导致他们设置不切实际的目标并避免失败。
阿特金森的理论模型在动机理论的发展中具有突破性意义,但它也有局限性。该模型过于强调内部因素对成就动机的影响,忽视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外部因素的作用。它对认知作用的理解模糊,未能充分探讨影响成就动机的内部因素。
更为近期的归因理论考虑了获得成功的需要和对失败的担忧,但更灵活地处理了这两个要素。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为理解个体追求成就的动力提供了基础,但需要进一步发展以更全面地解释成就动机的本质和影响因素。
扩展资料
成就动机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C·McClelland)通过对人的需求和动机进行研究,于50年代在一系列文章中提出的。麦克利兰把人的高层次需求归纳为对成就、权力和亲和的需求。他对这三种需求,特别是成就需求做了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