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时令节气,阳春三月,万物萌生,人们走出屋门,来到野外,促进体内阳气流转,对身体健康有益。
踏青习俗历史悠久,传说先秦时已有,也有说是魏晋时始。清明上坟到郊外,在哀悼祖先之余,人们在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用以节哀自重,转换心情。因此,清明节被人们称作踏青节。旧时曾以清明节为踏青节,唐时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以踏青游乐。唐诗人王维诗句“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说明孩童常不满足于清明举行,也显示了“清明”与“上巳”融合趋势。清明扫墓正值春光明媚,草木返青,田野一片灿烂芬芳。扫墓者往往由单纯的祭祀活动演化为同时游春访胜的踏青。
清明踏青,顺应自然,增强体质,寄托哀思,调整心态。在明媚的春光中,人们在郊外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让心灵得到释放与舒展。清明时节,人们走出屋门,亲近自然,不仅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踏青节,不仅仅是为了祭祀祖先,更是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生活的方式。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里,让我们放下忙碌,走出城市,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让心灵得到净化与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