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礼”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由郑玄提出,指的是《周礼》、《仪礼》和《礼记》三部经典。皮锡瑞在《经学通论》中提到:“三礼”这一概念起源于汉末。在汉初,人们仅将《仪礼》称为“礼”,而汉朝时期的“礼”主要是指《仪礼》十七篇。当时,《仪礼》被称为“礼经”,而结合《礼记》则称为“礼记”,并非今天所见的四十九篇《礼记》。后来,《礼记》的名称被四十九篇所取代,十七篇的《礼经》便被称为《仪礼》,而《周官经》则被称为《周礼》。这三部著作因郑玄的注释而盛行,后世便将它们合称为“三礼”。
《周礼》原本称为《周官》,到了西汉末年,刘歆首次将其称为《周礼》。《周礼》被认为是周公旦所著,但近代学者认为它可能是在战国时期创作的。书中的“周”字可能指的是“西周”,或者是指“周天之官”。《周礼》分为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篇,这六官代表了天地四方六合,体现了“以人法天”的思想。汉朝时期,冬官篇已经失传,后来的学者用《考工记》来补充。《周礼》内容十分丰富,主要讲述了各种名物、典章、制度。
《仪礼》简称为《礼》,也被称为《礼经》或《士礼》,在晋代开始被称为《仪礼》。传统上认为《仪礼》是周公制作或孔子订定的,但近代学者认为它可能是春秋战国时期一部分礼制的汇编,成书时间大约在战国初期至中叶。《仪礼》分为《士冠礼》、《士昏礼》等十七篇,详细叙述了上古贵族生活中的各种主要礼节仪式。
《礼记》通常指的是西汉戴圣所编的《小戴礼记》。《礼记》是秦汉以前儒家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大部分是由孔子七十子及其后学所记,包含《曲礼》、《檀弓》、《王制》、《礼运》等四十九篇。其中,《中庸》、《大学》两篇后来被朱熹纳入“四书”。《礼记》反映的基本内容多为先秦古制,也记录了一些孔子的言论或其弟子的发挥,但也有部分篇章是秦汉时期儒生所撰。自唐以后,《礼记》的地位逐渐提升,甚至超越了《周礼》和《仪礼》。此外,还有戴圣的叔叔戴德所编的《大戴礼记》。
“三礼”之学是中国古代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中国后世政治制度、社会思想、文化传统、伦理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