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魏延是蜀汉的重要将领,他伴随刘备入川,以其卓越的表现获得刘备的赏识,并多次被赋予重任。在诸葛亮进行北伐时,魏延是诸葛亮的得力助手,为蜀汉建立了显著的功勋。然而,他与蜀汉重臣杨仪不和。诸葛亮去世后,魏延因不满杨仪掌握兵权而试图反抗,却被杨仪派马岱所杀,其家族也被株连。
在《三国演义》中,魏延被描述为天生反骨,这种形象深入人心。但实际上,魏延曾被刘备亲自提拔,他很快就展示了自己的才能。遗憾的是,他在刘备手下时间不长,在诸葛亮手下时间较长,而诸葛亮与司马懿在陇西交战期间,两人麾下都有一位杰出的将领,他们都在经历着未能实现壮志的遗憾。魏延希望能领导一支万人军队,类似韩信那样与诸葛亮会合,但每次北伐都被诸葛亮拒绝。因此,魏延对诸葛亮的能力表示怀疑,感到自己的雄心壮志无法实现。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魏延有一个难得的机会,即使不能统一大业,也有希望将长安纳入蜀地。当时,魏国的安西将军夏侯茂是曹操的女婿,缺乏军事才能,因与曹丕的关系而担任重要职务。魏延看准了这个机会,提议给五千人,自带粮食,迅速东进,十天内可到达长安。胆怯的夏侯茂见蜀军天降,必然惊慌逃窜。曹丕若想亲征,至少需要二十天,而诸葛亮已可先期到达。这样,咸阳以西的地区可以一举而定。现在的共识是,魏延的计划虽然冒险,但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因为他当时对敌我形势和当地地形的判断都非常准确。考虑到后来蜀国被魏国灭掉,魏国大将邓艾采取了类似的“奇险”战略,诸葛亮对魏延建议的否定,确实令人遗憾。
2. 商鞅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原为魏国相公叔痤的家臣,后入秦说服秦孝公。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实行变法。后来,他又升为大良造。到了秦孝公十二年,秦国迁都咸阳,商鞅进一步推行变法。公元前350年,商鞅因战功被封于商地,号商君,因此被称为商鞅。他前后两次变法,为秦国奠定了富强的基础。秦孝公去世后,商鞅被贵族诬陷,最终被车裂而死。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是春秋后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年轻时曾担任过一些小官职,但大部分时间从事教育,相传培养了三千名弟子,培养了许多有才能的学生。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致志于教育。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告于尼丘山,故名丘。他曾修编《诗》、《书》,制定《礼》、《乐》,编排《周易》,撰写《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