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行李安检的各种神器,都是什么神秘原理-生活百科-春风百科
> 生活百科 > 列表
给行李安检的各种神器,都是什么神秘原理
时间:2024-12-23 18:20:22
答案

在法证科学中,有一个被视为公理的基石:罗卡定律,也即“凡有接触,必留痕迹”。

简单的说,就是当你接触过某个物体时,你手上的分泌物(汗液、皮屑、油脂啥的)就会在这个物体表面上留下指印,而这个物体的微粒,多多少少也会附着在你的手上。

比如,切过洋葱后再用手去揉眼睛,往往可能热泪盈眶,就是因为洋葱中 的物质已经悄悄的跑到了你的手指上。

而把罗卡定律用在安检上,就是对爆炸物的广泛性筛查。

很多坐过飞机的同学,可能都见到过这样的场景:安检员手里拿着一个黑色小棍,棍子顶端夹着一张邮票大小的白纸片,他会用这个纸片对你的行李箱、衣服甚至手上蹭一蹭,然后挥手让你通过。

实际上,他所做的就是利用罗卡定律,对旅客进行防爆物筛查。如果某人在登机之前,曾经拿过甚至制造过爆炸物,爆炸物中的一些微粒往往就会在无意中残留在其皮肤上、行李箱上,然后就会被试纸上涂的不干胶所捕获。

随后,安检员应该立即将这片试纸进一步检测,这有两种方法:简单的一种,用一个像是发胶的小罐子对准试纸嗤嗤的喷几下,如果纸片上有炸药微粒,纸片就会变色,这种方式是利用化学反应,针对含有硝基的化合物(市面上能见到的炸药,比如TNT、C4、旋风炸药之类,几乎都是硝基化合物),还有另一种喷剂则是针对不含硝基的无机盐类的爆炸物(高氯酸钾之类)。

这种试纸的灵敏度极高,据某厂家的广告说,检测限是在20ng左右,即便带有夸大的成分,也能看出其威力所在了。

更灵敏的检测方法,则是将纸片送到仪器里进行分析,通常是用气相色谱(GC),对于哪怕只有痕迹量的爆炸物残留也能发现。即便是接触过爆炸物后反复洗手,也很难彻底清除。

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检测用的纸片,必须当即检测。如果安检员责任心不足,用同一个纸片连续蹭了好几个人的行李,再拿去检测的话,如果发现有爆炸物残留,估计安检员就要疯掉了:刚过去了这么多旅客,到底是谁的行李里夹带了危险品呢?

类似的,还有一些仪器,采取直接用探头接触被检物质表面后抽气,将其表面附着的微粒和空气一同吸进来,再进行GC或其他检测,也是一种常见的爆炸物探测手段。

取不出来,就送进去!

对于行李,通常可以采取X光扫描的办法来检查。现在的安检用X光扫描仪,往往采用两个不同强度的X光源同时照射,密度、材质不同的物质,对于X射线的透射、 衍射能力往往有所差别;因此,只要预先把数十种常见的爆炸物的透射、衍射结果梳理出来,储存在电脑中,临场安检时加以比对,就能发现可疑的物质了。

通常而言,在安检的显示屏上,密度越大的物体(比如金属),颜色就越深,提示安检人员注意。不过,如果将其危险物体(比如枪支)拆散后,混杂在不同的金属零件(比如笔记本电脑、相机)中托运的话,往往需要安全员有足够的经验和高度责任心,才能及时发现。

同时,这种方法对于固体物质特别是金属很有效,对于液体就不好用了。因为绝大多数危险液体,X光都可以轻易穿透,并不能轻易区别出汽油和水来。

在这种情况下,最可靠的方式就是取样分析,也就是请乘客打开瓶子,取一点点液体出来进行化学或者物理检测。然而,如果这个瓶子并不方便轻易打开,比如说是没开封的酒类和药物,就得考虑其他的办法了。

和前面说的检测暴露在外的颗粒相反,瓶装液体物质安检的原理,则是把各种电磁波送进去,当电磁波从瓶子的另外一边透射出来,或者从瓶壁反射出来时,因为受到液体的影响已经发生了改变,就可以区别出不同的液体来。

可以担负这种任务的电磁波,有超声波、激光、微波、红外线等等,它们在不同的液体里,传播速度、衰减程度、散射角度、透光程度等参数上有一定的差异,与已知的易燃、易爆、危险液体相比较,就能够判定这种液体是否危险了。

利用这一原理,市面上已经有多种便携式检测仪器,比如你在地铁安检口常见的那种,只要把仪器抵在瓶子外壁,即可进行检测,就是反射式检测设备。

然而,这种方式的缺陷也是明显的:没法检测不透明的容器里的液体,比如金属的保温杯的茶水。

因为金属对于大多数电磁波的屏蔽都挺好的,哪怕是微波的穿透能力也很有限。因此,对于金属容器中的液体,特别是厚壁金属罐里的液体,实际上并没有太好的检测方式。

目前,改进的方向包括静电场检测、导热率检测等等,但如果是有夹层的容器,这种方式的准确率也会下降很多。

还有招没?

对于机场、高铁的安检问题,尽管目前还没有完美的解决方式,但还是有些奇怪的招数的。

比较靠谱的一种,就是人为的往炸药里掺入有特殊气味的物质,原理就跟往管道煤气里添加带有恶臭的含硫物质一样,再以这种特殊气味来训练搜爆犬,检出率就能提高很多。

不靠谱的一种,则是用最古老的办法来甄别可疑人员:吓唬。

比如,当年有家英国公司就推出过一款“炸弹探测仪”,代号ADE651,以6万美元一台的价格卖给美军,在伊拉克、阿富汗大显身手。

然而,血的教训证明,这玩意根本就不靠谱。几个愤怒的美军拆开探测仪一看,大概就是一 个金属天线,加上开关和声光装置而已,其对爆炸物检测的准确率,大概和扔硬币差不多……

当然,这对于恐怖分子或许有一定的心理震慑作用……但用处也仅限于此。后来该英国公司老板因为欺诈罪被判刑,这种所谓的“摩尔炸弹探测仪”也成为安防历史上的一个大笑话。

说了这么多,不难看出,行李安检这一块,特别是液态物质的防爆安检,并没有非常成熟可靠的技术。

因此,目前最无奈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限制旅客携带液体的总量,比如,禁止将饮料带上飞机,带的化妆品必须能放进一个特定大小的塑料袋里,等等。虽然这些措施会给旅客带来一些不便,却是保证旅客人身安全、防范恐怖袭击的必要手段,需要我们的配合和理解。

推荐
© 2024 春风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