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教案:逗蚂蚁-百科知识-春风百科
> 百科知识 > 列表
小班语言教案:逗蚂蚁
时间:2024-12-23 21:31:55
答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小班语言教案:逗蚂蚁,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班语言教案:逗蚂蚁1

 目标:

 1.学习并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所表现的童趣。

 2.体验角色表演的快乐。

 3.尝试用适当的词语替换儿歌中的饭菜名,发展创造能力。

 准备:

 活动前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制的黄米饭、炒青菜若干盘,毛竹筷一双,蚂蚁卡片2~3张,黑板一块。

 过程:

 一、产生兴趣

 1.猜一猜。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要请一位客人一起来做游戏(慢慢拉开黑板上的纸帘,露出蚂蚁触角和上半个头),猜猜它是谁?

 (幼儿猜测一番后,教师出示整只蚂蚁卡片。)

 幼:是蚂蚁。

 (用猜想形式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同时,逐步出示的方式可引导幼儿有方向地猜测,避免漫无边际。)

 2.喊一喊。

 师:谁能把蚂蚁喊到身边来?

 幼:小蚂蚁!小蚂蚁!

 幼:小蚂蚁快来,我们有许多小朋友。

 (教师扮演蚂蚁边摇头边向前走,但表示拒绝走到幼儿身边。)

 师:蚂蚁不肯过来,我们要想一个办法逗逗它,把它引过来。

 3.逗一逗。

 师:我们怎样喊才能把蚂蚁引过来呢?

 幼:蚂蚁来呀来。

 师:拿什么逗它?

 幼:蚂蚁蚂蚁我给你小汽车玩具/蚂蚁蚂蚁我带你去春游/蚂蚁蚂蚁我有好看的书/蚂蚁蚂蚁我给你吃巧克力……

 师:我们还是一起来试一试吧。(大家一起招手喊:“蚂蚁来呀来,我给你……”)

 (教师设计了游戏情境“逗蚂蚁”,可引导幼儿充分展开想象,理解儿歌内容,并熟悉儿歌句式“蚂蚁来呀来”。)

 二、在游戏中学习儿歌

 1.逗引蚂蚁。

 师:咦。今天早晨我们做了什么饭菜?

 幼:黄米饭/炒青菜。

 师:把它们拿出来逗逗蚂蚁吧。

 (师幼一起摆出“黄米饭”“炒青菜”和毛竹筷,引导幼儿再次逗蚂蚁。)

 幼:蚂蚁来呀来。

 师(扮演蚂蚁摇头):嗯,不来不来。

 幼:来吃饭,快快来吃饭。

 师(扮演蚂蚁):什么饭?

 幼:黄米饭。

 师:什么菜?

 幼:炒青菜。

 师:什么筷?

 幼:毛竹筷。

 师(扮蚂蚁来到餐桌前做闻一闻并吃得很香的动作,然后眉头一皱):吃不完,怎么办?

 幼:搬回去。

 师:搬回去干什么呢?

 幼:留着以后吃/留给姐姐吃/留给爸爸妈妈吃/留给爷爷奶奶吃……

 师:蚂蚁有了好吃的东西能想到别人,真是好样的。一想到有更多的蚂蚁能吃到好吃的黄米饭、炒青菜,它在搬的时候心情会怎么样?

 幼:高兴/快乐。

 (教师一边做蚂蚁搬东西的动作一边念“哼哟哼哟搬得欢”。)

 师:为什么蚂蚁搬米饭时要“哼哟哼哟”的?

 幼:它搬得多/它力气小/蚂蚁一点点大,很吃力。

 师:它一次能搬多少米饭?为什么?

 幼:两粒/一粒。

 师:蚂蚁个头那么小,还没有米粒大。它一次搬一粒还很辛苦呢,所以它们走得很慢。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哼哟哼哟搬得欢”的动作。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抓住了儿歌中的“哼哟哼哟搬得欢”,启发幼儿分别对“哼哟哼哟”与“搬得欢”进行联想,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加深了幼儿对蚂蚁体型小、力气小的印象;二是发挥了移情作用,让幼儿明白有了好东西与他人分享是快乐的事。)

 师(出示黑板上的另一张蚂蚁卡片):还有一只蚂蚁呢,我们再来逗逗它。(幼儿再次逗蚂蚁,教师扮蚂蚁与幼儿互动:蚂蚁来呀来,快快来吃饭……)

 (幼儿逗引蚂蚁的过程就是熟悉儿歌内容的过程,十分有趣,激发了幼儿表达的欲望。教师扮演蚂蚁有助于幼儿更快地进入游戏情境,在对话与扮演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儿歌的情趣,熟悉儿歌的句式。)

 2.学习儿歌,并进行表演游戏。

 (1)学习儿歌。

 师:把刚才我们逗蚂蚁吃饭的游戏连起来说一说就是一首儿歌,你们听――(教师朗诵儿歌《逗蚂蚁》。)

 (教师朗诵儿歌是为了完整呈现儿歌的问答句式,以加深幼儿的印象。)

 师:请小朋友也来说一说。(幼儿在教师的提示下朗诵儿歌数遍。教师提醒幼儿可加上招招手、闻一闻、吃一吃的动作,并提醒幼儿注意区分问和答,以帮助幼儿准确理解儿歌内容。)

 (2)游戏。

 玩法:先请两位幼儿和教师扮演蚂蚁,一起躲在“洞”里,让其他幼儿来逗蚂蚁。大家喊第一句“蚂蚁来呀来”,蚂蚁说“嗯”,大家喊第二句“快快来吃饭”,蚂蚁问:“什么饭?”大家答:“黄米饭。”蚂蚁问:“什么菜?”大家答:“炒青菜。”蚂蚁问:“什么筷?”大家答:“毛竹筷。”之后蚂蚁慢慢跑出来,来到餐桌前闻一闻后再吃,吃饱后蚂蚁说:“吃不了。”大家说:“往回搬。”于是,蚂蚁边念“哼哟哼哟搬得欢”边搬“黄米饭”(一次搬一粒)。第二次游戏时,一组幼儿做蚂蚁,其余幼儿边念儿歌边逗蚂蚁。第三次游戏时,全体幼儿扮演蚂蚁,教师逗蚂蚁。

 (小班幼儿年龄小,较容易进入游戏情境,但主动性往往不够,所以教师的参与既是一种示范,又能帮助幼儿开展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三、替换儿歌中的饭菜名称

 1.师: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要再请蚂蚁来做客,还可以准备些什么饭菜?

 幼:红豆/蛋炒饭/扬州炒饭/白米饭/黑米粥……

 幼:炒菠菜/红烧肉……

 (教师引导幼儿将新的饭菜名编到儿歌里,大家一起念。)

 2.师:小朋友回到家里还可以编编新的儿歌,和爸爸妈妈一起玩玩这个游戏。

 (这是一个调动幼儿已知经验的环节,既贴近幼儿生活,又可以将游戏延续下去,使幼儿充分体验学习儿歌的快乐,并推动幼儿与家长互动。)

 附:逗蚂蚁

 蚂蚁来呀来,快快来吃饭。

 什么饭?黄米饭。

 什么菜?炒青菜。

 什么筷?毛竹筷。

 吃不了,往回搬,

 哼哟哼哟搬得欢。

小班语言教案:逗蚂蚁2

  活动目标:

 1、学习有节奏地朗诵,理解儿歌内容。

 2、学习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练习练习作品中间段的内容,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仿边编儿歌中间的部分。

 3、体验参与表演的乐趣。

 4、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操作图片。

  活动过程:

 1、借助手指游戏,让幼儿猜猜谁到班上来做客。

 2、教师以故事情景的方式让幼儿了解儿歌的内容:

 (1)小蚂蚁走呀走,肚子很饿了,它看到了什么好吃的?

 (2)小蚂蚁走呀走,肚子很饿了,它又看见了什么?

 (3)以同样的方式了解后面的儿歌内容。

 3、幼儿跟着图片一起学念儿歌。

 4、幼儿一边表演一边念儿歌。

 5、引导幼儿扩展想象,仿编对话部分的内容“蚂蚁还找到了什么好吃的呢?”鼓励幼儿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讲述出来。

  活动反思:

 在教学中,我大胆的放手,让孩子们尽情的用动作表现并及时的加以引导,使他们在相对自由、宽松和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儿歌,在玩乐中学习儿歌。

小班语言教案:逗蚂蚁3

 语言活动:逗蚂蚁

 活动目标:

 1、 理解儿歌内容,知道生活中不同饭菜的名称。

 2、 能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跟老师互念儿歌,并能根据已有经验简单仿编。

 3、 感受儿歌所表现的天真烂漫的儿童情趣。

 活动准备:

 蚂蚁妈妈头饰,小蚂蚁胸贴,不同饭菜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事先让幼儿带蚂蚁胸贴玩蚂蚁搬豆的游戏

 师:小蚂蚁们,东西搬累了吧,让我们坐下来休息吧!

 师戴蚂蚁妈妈头饰:我是蚂蚁妈妈!我为蚂蚁宝宝们准备可口的饭菜呢,现在我要喊我的宝宝来吃饭了。对幼儿“蚂蚁宝宝们,来吃饭拉!”

 来看看,有什么吃的吧!

 二、学儿歌

 1、教师范念儿歌。

 2、提问:蚂蚁妈妈叫小蚂蚁干什么呀?

 吃的什么饭?什么菜?用的什么筷?什么碗?

 蚂蚁妈妈做的饭好吃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蚂蚁是怎么吃的?

 3、 师:现在你们都是蚂蚁宝宝,我是谁呀?我也要来喊宝宝吃饭喽!你们可要回答妈妈吃的什么饭菜哦!

 ⑴引导幼儿念儿歌2遍

 ⑵请一幼儿饰蚂蚁妈妈1遍

 ⑶请一幼儿饰蚂蚁爸爸1遍

 三、创编儿歌

 师:小蚂蚁们,你们平时除了吃过白米饭,还吃过什么饭啊?

 除了吃过炒青菜,还吃过什么菜呢?

 请你想一想,然后跟你旁边的朋友说一说。

 请个别幼儿交流。

 师:那接下来把我们爱吃的饭菜放进儿歌里,好吗?

 现在蚂蚁妈妈又要来问了“小蚂蚁,来呀来,快快来吃饭,什么饭……”

 四、游戏

 两个小朋友一组,一个做妈妈,一个做宝宝,一问一答,把你想到的.好吃的饭菜放进儿歌里。

 五、结尾

 小蚂蚁吃饱了,要出去散步了,让我们一个跟好一个慢慢去散步吧!

小班语言教案:逗蚂蚁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有节奏地朗诵,理解儿歌内容。

 2、指导幼儿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练习作品中间段的内容,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仿编儿歌的中间部分。

 3、激发幼儿参与情境表演的兴趣。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引导幼儿在故事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依据诗歌内容,编排一个情境表演。

 2、表演用的道具:

 (1) 画有蚂蚁的小图片若干,并用绳子系上。

 (2) 用黄色绉纸剪成碎片作黄米饭,用绿色绉纸剪出长条作青菜。

 (3) 一双筷子,一只用油泥做成的碗。

 3、幼儿操作材料“逗蚂蚁”。

  活动过程

 1、借助幼儿操作材料,先让幼儿猜猜“老师要请谁到班上来做客”。再请三四个幼儿扮作小蚂蚁,老师做招呼的人。

 2、请幼儿根据儿歌内容,进行表演。

 3、请幼儿说一说看到的是什么。

 (1)师:你们看见谁来了?我是怎么招呼它们的?

 (2)小蚂蚁来了以后,对我说了些什么?

 (3)我给它们准备的食物太多了,小蚂蚁吃不完怎么办?

 4、让幼儿再次观看情境表演,然后学说其中的对话部分。

 5、引导幼儿扩展想象,仿编对话部分的内容。

 (1)师:如果你请小蚂蚁吃饭请它吃什么饭?

 (2)什么菜?

 (3)用什么筷?

 (4)用什么碗?

 6、请每位幼儿从椅子下面,拿出预先放好的蚂蚁图片,戴在脖子上,表演儿歌,念到最后两句“吃不了,往回搬,哼哟哼哟搬得欢”时,小朋友做出搬米或搬菜,或搬运其他食物的动作,要求幼儿的动作夸张一些。

 最后以一句“我们把食物都搬回家吧!”结束表演。

  教学反思:

 《逗蚂蚁》这首诗歌节奏明显、内容浅显,短小精练又生动活泼。这朗朗上口的诗歌能很快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源于生活的题材能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在第一次教学过程中,我分成了三个环节,第一环节产生兴趣,通过猜一猜:“小朋友,今天我们要请一位客人一起来做游戏,猜猜它是谁?”。用猜想形式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再通过喊一喊,逗一逗,设计了游戏情境“逗蚂蚁”,引导幼儿充分展开想象,理解儿歌内容,并熟悉儿歌句式“ 蚂蚁来呀来”。第二环节我改变了以往单一模式的教学,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儿歌。这个环节中,我抓住了儿歌中的“哼哟哼哟搬得欢”,启发幼儿分别对“哼哟哼哟”与“搬得欢 ”进行联想,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加深了幼儿对蚂蚁体型小、力气小的印象:二是发挥了移情作用,让幼儿明白有了好东西与他人分享是快乐的事。在试上时,情况并不乐观,出现幼儿对儿歌感兴趣,但是一到游戏环节出现混乱的景象。

 主要原因是幼儿不知道哪些是问哪些是答。因此我设计了让幼儿带着“哪些是问的”这一问题听儿歌。并在分配角色时,教师用“请”的手势作为提醒,帮助幼儿理解。小小的一个手势能起到如此大的作用。在学习中并进行表演,小班幼儿年龄小,较容易进入游戏情境,但主动性往往不够,因此我设计了让沈老师带领参与,教师的参与起着一种示范,又能帮助幼儿顺利开展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第三环节替换儿歌中的饭菜名。由于创编对小班幼儿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将此作为延伸活动,让幼儿在课后跟好朋友、家长进行互动。

 由于是精选的活动,因此我觉得在课的设计上都很好。但是在活动中,教师的语言还有待优化(如:我引用了“蚂蚁老师”逗得台下一片欢笑声。课后,师傅说原话可以改为“今天来了这么多老师,我们请他们来当蚂蚁”更恰当)。

小班语言教案:逗蚂蚁5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所表现的童趣。

 2、指导幼儿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练习作品中间段的内容,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仿编儿歌的中间部分。

 3、激发幼儿参与情境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1、音乐《蚂蚁搬豆》,小蚂蚁头饰一个、字卡槽一块

 2、小图片:蚂蚁(六张)、饭两(张)、抄青菜、一双竹筷、问号(三张)

 3、实物:白米饭一碗、一碟抄青菜,一双竹筷

 4、拱门四个,篮子四个,纸球若干

  活动过程:

 1、音乐入场。

 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出去走走吧!

 一、情境游戏逗蚂蚁,引起幼儿的兴趣。

 1、喊一喊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要请一位客人来玩游戏,猜猜它是谁?

 师:谁能把它喊到身边来?(蚂蚁来呀来)

 (另一位老师扮演蚂蚁躲到一边摇摇头)

 师:蚂蚁不肯过来,我们要想一个办法逗逗它,拿什么来逗它呢?(引导幼儿用"蚂蚁来呀来,我请你吃苹果/香蕉······)

 2、初步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所表现的童趣。

 师:看,李老师给蚂蚁准备了什么好吃的?

 (出示实物饭、菜、筷子)

 师:这是什么?什么饭?(白米饭)什么菜?(炒青菜)什么筷子?(小木筷)

 (引导幼儿一起来逗蚂蚁)

 幼:蚂蚁来呀来。

 (师扮演蚂蚁摇头):嗯,不来不来。

 幼:来吃饭,快快来吃饭。

 师(扮演蚂蚁):什么饭?

 幼:白米饭。

 师:什么菜?

 幼:炒青菜。

 师:什么筷?

 幼:小木筷。

 师(扮蚂蚁来到餐桌前做闻一闻并吃得很香的动作,然后眉头一皱):吃不完,怎么办?(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扮演蚂蚁边搬东西搬念儿歌"吃不了,往回搬, 哼唷哼唷搬得欢。")

 师:小蚂蚁搬东西的时候,说了什么?("吃不了,往回搬, 哼唷哼唷搬得欢。")

 3、幼儿完整欣赏儿歌,学习儿歌。

 师:老师把逗蚂蚁编成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听听。

 (教师出示小图片,有节奏的朗诵儿歌)

 师:这里有一只蚂蚁,你们也来逗逗它(引导幼儿看图完整朗诵儿歌2遍)

 5、幼儿分角色表演儿歌。

 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扮演蚂蚁躲在洞里(拱门)一组在拱门对面扮演逗蚂蚁的人。两组一问一答表演。

 三、替换儿歌中的饭菜名称

 1、师: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要再请蚂蚁来做客,还可以准备些什么饭菜?

 幼:红豆/蛋炒饭/扬州炒饭/白米饭/黑米粥……

 幼:炒菠菜/红烧肉……

 (教师引导幼儿将新的饭菜名编到儿歌里,大家一起念。)

 2、师:小朋友回到家里还可以编编新的儿歌,和爸爸妈妈一起玩玩这个游戏。

 附:儿歌《逗蚂蚁》

 蚂蚁来呀来,

 快快来吃饭。

 什么饭?白米饭。

 什么菜?炒青菜。

 什么筷?小竹筷。

 吃不了,往回搬,

 哼唷哼唷搬得欢。

  教学反思:

 《逗蚂蚁》这首诗歌节奏明显、内容浅显,短小精练又生动活泼。这朗朗上口的诗歌能很快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源于生活的题材能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在第一次教学过程中,我分成了三个环节,第一环节产生兴趣,通过猜一猜:“小朋友,今天我们要请一位客人一起来做游戏,猜猜它是谁?”。用猜想形式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再通过喊一喊,逗一逗,设计了游戏情境“逗蚂蚁”,引导幼儿充分展开想象,理解儿歌内容,并熟悉儿歌句式“ 蚂蚁来呀来”。第二环节我改变了以往单一模式的教学,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儿歌。这个环节中,我抓住了儿歌中的“哼哟哼哟搬得欢”,启发幼儿分别对“哼哟哼哟”与“搬得欢 ”进行联想,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加深了幼儿对蚂蚁体型小、力气小的印象:二是发挥了移情作用,让幼儿明白有了好东西与他人分享是快乐的事。在试上时,情况并不乐观,出现幼儿对儿歌感兴趣,但是一到游戏环节出现混乱的景象。

 主要原因是幼儿不知道哪些是问哪些是答。因此我设计了让幼儿带着“哪些是问的”这一问题听儿歌。并在分配角色时,教师用“请”的手势作为提醒,帮助幼儿理解。小小的一个手势能起到如此大的作用。在学习中并进行表演,小班幼儿年龄小,较容易进入游戏情境,但主动性往往不够,因此我设计了让沈老师带领参与,教师的参与起着一种示范,又能帮助幼儿顺利开展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第三环节替换儿歌中的饭菜名。由于创编对小班幼儿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将此作为延伸活动,让幼儿在课后跟好朋友、家长进行互动。

 由于是精选的活动,因此我觉得在课的设计上都很好。但是在活动中,教师的语言还有待优化(如:我引用了“蚂蚁老师”逗得台下一片欢笑声。课后,师傅说原话可以改为“今天来了这么多老师,我们请他们来当蚂蚁”更恰当)。

推荐
© 2024 春风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