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品和商品经济:1、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商品经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 二、商品的基本属性:1、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2、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某种属性。3、交换价值与价值的关系:交换价值是表现形式,价值是基础。4、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关系: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 三、商品的价值量:1、价值量:指商品价值大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2、劳动生产率: ①单位时间生产产品的数量(1小时生产多少商品) ②单位商品生产所需的时间(1件产品生产要花费多少小时)3、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成反比 四、货币的产生和本质:1、货币的产生:物 物 物 一般等价物 物 商品 货币 商品2、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是商品)3、货币的职能:①价值尺度(用观念中的货币,不能交换)②流通手段(必须交换)③贮藏手段(只有金银铸币或金银条块才能充当,纸币不以能充当)④支付手段(清偿债务,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有赊账出现))⑤世界货币(在世界市场中流通)4、纸币的产生与发展:(1)纸币:是国家发行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四川“交子”最早(2)优点:①成本低 ②防止贵金属无形流失 ③避免不法之徒切削或熔解金属造成流通不畅 ④易保管、携带、运输5、影响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因素商品总量,商品价格,货币流通次数6、通货膨胀: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反之,则称为通货紧缩。 五、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1、内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商品交换以价值量的基础,实行等价交换2、表现:供大于求 价值下降 生产缩小 供小于求 价格上涨 六、价值规律的作用:1、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2、刺激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3、在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 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2、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主要体现有控制力上(1)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和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居于支配地位(2)国有经济要提高总体质量和素质3、集体经济:(1)特点:①把分散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组织起来 ②克服个体经济力量单薄的弱点 ③经营方式复杂 ④市场适应力 强 ⑤缓解就业压力,增加税收(2)内容: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4、公有经济和私有经济(1)公有经济主体地位:(要巩固公有经济地位) 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有质的提高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5、公有经济巩固和发展的原因,发展了公有制经济的原因(1)由我国国体决定,实行公有经济(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低且各地发展不平衡决定允许非公有经济存在(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都可以而且应当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有利于:①生产力的提高 ②综合国力的提高 ③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八、分配制度:1、按劳分配:对象是公有制经济领域,是分配主体,多劳多得,少劳少得2、按生产要素分配:对象是非公有经济领域①劳动;②资本;③土地;④技术;⑤管理;3、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因①由现阶段我国生产力决定②由基本经济制度基础决定③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4、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九、市场经济的特征: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 十、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1、目标:补充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缺陷,达到共同富裕2、手段:经济、法律、行政手段 十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的)1、公有制主体地位是基本标志2、实现共同富裕是根本目标3、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十二、企业及其作用1、市场主体:个人、组织、团体、企业(最主要的)2、企业含义:以营利为目的从而生产经营活动,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经济组织3、企业作用:①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 ②是生产和流通的直接承担者 ③是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4、企业特点:①独立的必要财产;②自己的名称;③组织机构和场所;④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十三、公司:1、含义:依法设立,由法定数额股东组成的,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2、股份有限公司与责任有限公司(见《师说》)3、股票价格= 预期股息 银行利息率 十四、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地位)1、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2、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3、拥有雄厚资产,一流的技术水平、较高的管理、良好企业素质 十五、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1、充分发挥公有资产的作用,扩大其控制资本的作用2、是由当前我国生产力,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3、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4、实践证明,它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十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1、企业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2、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国有企业)(1)有利于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所有企业)(2)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创造更多财富(3)增强综合国力(4)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优越性3、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1)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技术(2)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 十七、兼并、破产:(核心是竞争)1、有利于把国企推向市场,减轻国家负担2、有利于节约资源3、有利于各企业优势互补,提高生产力4、有利于资源优化配制 十八、国企经营者的地位:(国企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1、厂长<经理>在行政中起指挥作用2、职工代表大会是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3、党组织在政治上处于核心地位 十九、企业经营者的素质1、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2、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3、良好的业务素质企业的信誉和形象集中表现在产品服务和质量上,对企业竞争有至关重要的作用。4、正当竞争与不正当竞争 二十、农业:1、GDP与GNP2、农业的含义:利用生物的生长机能,采取人工培养和养殖的方式取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3、①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②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③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④为工业提供原料,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⑤为国家提供财政4、①基础设施薄弱,生产力低,且各地区发展不平衡 ②我国人口多,人均粮食偏紧 ③可耕地少 ④交通不发达5、①稳定农业政策,如强农业基础地位 ②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国家投入和农民个人投入)③提高农业生产力,发展农村交通,走高产、高效、优质之路 ④以工哺农,以城哺乡 ⑤不断提高农民素质 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二十一、工业:(作用)1、(1)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2)工业是技术进步的主力军 (3)工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4)工业是国防建设的重要条件2、工业所存在的问题:①生产力低,现代化程度不高 ②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 ③产品质量不高,在市场竞争中无绝对优势 ④严重缺乏实际操作的各种人才3、解决工业问题的途径:①把国企推向市场,实现优胜劣汰②提高工业生产力③提高企业职工科技,道德素质④政府切实转变职能,搞好服务工作⑤一、三产业要不断为工业提供较完善的服务⑥大力发展支柱产业⑦走信息化工业之路 二十二、服务业:(以高新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1、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①可以有效地推动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②可以扩大就业领域,保证社会稳定③可以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二十三、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主人翁地位的体现)1、权利:①平等就业;②劳动报酬权;③休息、休假权;④安全卫生保护权;⑤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权;等等。2、义务:(1)提高职业技能: ①职业技能直接影响生产水平的提高 ②是迎接21世纪挑战的需要(2)遵守职业道德 二十四、劳动合同制度;1、含义:(略)2、特点 :(1)平等自愿(2)协商一致(3)不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3、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意义:(1)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2)可以增强劳动者的竞争意识,提高自身素质(3)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4)是维护劳动者权利,体现其主人翁地位的法律保障 二十五、我国社会保障制度1、含义:(略)2、内容及其对象:(1)社会保险 工薪劳动者年老、疾病、生育、失业、职业伤害的(2)社会救济 基本生活水平以下的地区和居民(3)社会福利 公益就业,残疾、生活无保障人员(4)社会优抚 军属、烈属、复员军人、伤残军人、劳模3、应坚持的原则:(1)既有利于生产,又有利于保障基本生活(2)权利与义务相统一4、意义:(1)是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必要条件(2)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客观要求(3)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全的根本性措施(4)体现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5)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或创建和谐社会,达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