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源县的教育-知识百科-春风百科
> 知识百科 > 列表
翁源县的教育
时间:2024-12-23 15:23:26
答案

县城幼儿园

1956年10月,附城小学创办幼托班,招幼婴50名,多是机关干部子女,由3位女青年看护。1961年2月,迁蔡屋楼侧,建有平房20间。后建教学楼2座,宿舍楼1座,共1800平方米,改称翁源县属机关幼儿园,分大、中、小16个班。幼儿874人,教职工44人。幼儿中午留园开饭。

1982年,商业局、建筑公司、人民医院、氮肥厂等单位,公办起7间幼儿园。入园幼儿683人(不包县幼儿园)。幼儿园贯彻教育部颁定的教育方针、教学大纲。教育内容有:生活卫生习惯、体育活动、思想品德教育、语言、计算、常识、音乐、美术8项。幼师采用幼灯、木偶等教具,进行直观、形象、多练的教学;同时开展适应幼儿心理、生理特点的游戏活动,增进幼儿身心健康。

1987年县城有幼师64人,其中幼儿师范毕业的8人,参加幼儿师范函授毕业的30人,达到学历合格的师资占43.7%。

农村幼儿园

1985年,全县农村办起托儿所、幼儿园617间。入幼托人数19497人,占幼儿总数的91.2%。1960年农村托儿所停办。

1981年,农村体制下放,群众集体开办的幼儿园26间,51班,入幼儿1500人。同时有9个乡、镇村办起学前班。

1987年统计,全县有幼儿园26间,51个教学班,入园幼儿1590人。农村学校附设一年制学前班134个,3684人。入园(班)幼儿3~5周岁达25.2%,6周岁达64.8%。 民国元年(1912),将明伦高等小学堂改为县立高等小学,年招收学生1班。课程开设有:修身、国文、算术、中国历史、地理、手工、图画、唱歌、体操。此外,男子加课农业,女子加课缝纫。20年代创办翁源县立第一女子国民学校,春季招生36人。开设课程比县立高等小学少历史、地理两科。这两间学校设有图书阅览室和学生成绩展览室。体育活动有秋千、浪桥、滑梯、排球、乒乓球等项目。

民国2年(1913),设于南浦社学的第五区区立五凤高等小学开始招生,间年招生一个班,春季始业。民国9年,三华中学附设一所高等小学,民国12年春迁周陂,为第二区区立高等小学,民国14年,教育部通令小学改制,分小学为初级、高级,初级修业7年,高级2年,县立高等小学及南浦、周陂高小同时改为2年制。民国15、16年,先后在坝仔设第三区区立高级小学,在第六区设南浦私立高级小学。民国18年在利龙设第七区区立高级小学。民国20年,设三华高等小学。民国23年,在江镇乡设第四区区立高等小学,5年后迁新江太平寺初级小学。民国31年,全县有中心国民学校16间,96个班,学生3840人;保国民学校145间680个班,学生14960人;私塾67间,学生687人。

1949年9月15日翁源解放。县文教科接管全县小学校,根据各乡村命名某乡(村)人民小学,接收原各校的财产和经费。1952年下半年,各乡镇小学和村校改为公立。教师工资和办学经费由县财政负担。1953年,县决定办好乡村完全小学,具体指定龙仙、周陂、三华、利龙、翁城、展旗6间完小。1958年公社化,国务院颁布《关于教育事业管理权力下放问题的解决》,教育领导体制下放公社统一管理。各社为了“大跃进”,常抽调师生劳动,影响学习。此后几年,国民经济呈现“马鞍形”发展,教育也随之波动。因1957年整风反右,部分教师被划为右派而开除出队,教师不足,1958年开始吸收部分民办教师(以当地集体负担工资、粮食,财政给予适当补贴)。同时,小学由241增至301间。

1961年12月,县文教局总结1958~1961年的经验教训,强调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确保教育质量。各校开展教学研究,扭转局面,教学秩序逐步正常。1962年,贯彻“调整、充实、巩固、提高”的方针,对学校进行整顿,压缩教职工老弱病残者264人。1963年下半年,中央批准“全日制小学工作条例四十条”(试行草案),强调必须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方面的教育,必须注重语文、数学教学。同时把部分公办小学转为民办公助,教学秩序恢复正常,学生成绩回升。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1967年至1968年,农村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来办,实行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县城学校则派工人宣传队进驻。各校批判“智育第一”和“师道尊严”实行“开门办学”,“走出去、请进来”,即把学生带到社会上进行现场教育、实地学习,把贫下中农、老革命请进学校忆苦思甜、讲种田知识、讲革命斗争故事。每星期虽有几节文化课,但普通都取消全国统编课本,自编工农兵知识教材,语文课则以《毛主席语录》为主。1967年下半年起,小学学制缩短为5年,同时取消升学考试制度,采取贫下中农协会或大队革命委员会推荐办法。1969年后,虽然学校秩序逐步正常,但仍以生产劳动和政治活动取代大部分课程教学。学校盲目发展,教师滥竽充数,各校大办小农场、小工厂,以劳代教,学生难以学到文化知识。

1981年,各校贯彻教育部颁发的《小学生守则》,管理制度逐步健全。小学校长、教导主任的任免及教师调动改由县教育局直接管理。1982年,大力宣传、动员普及小学教育,并联成“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以上,同时控制了学生流动现象,受到省教育厅嘉奖,评为“实现基本普及小学教育”先进县。

1985年,国家教委提出恢复小学六年制。全县开始采用六年制课本,对四年级采取分流措施。成绩好的学生原五年制课本,较差的学生六年制课本。

建国后初级小学课程“文革”前设语文、算术、音乐、图画、体育、劳动;“文革”后增加常识。高级小学课程,“文革”前设语文、算术、自然、历史、地理、音乐、图画、体育、劳动;“文革”后“自然”改为“常识”,取消历史,龙仙镇一、二、三小增设英语。 1949年9月16日,县人民政府接管4间中学。10月,南浦、翁北初中改为公立。南浦初中改称县立第二初级中学(简称二中),迁龙仙冬瓜坜办学;翁北初中改称县立第三初级中学(简称三中)迁江尾办学。原县立第二初级中学,为纪念徐尚同烈士,改称尚同初级中学(简称尚同中学)。

1951年,一中易名罗江中学;二中易名八泉初级中学;三中易名北英初级中学。1952年春,高中部并韶关北江中学。全县有4间中学,10个班450人,教职工40人。

1953年下半年,八泉、北英两校并入罗江初级中学。其时,中学管理体制由专署下放县。中共翁源县委宣传部,召开中学教师座谈会,研究苏联教育理论,采取五段教学法进行教学。翁源缺外语教师,取消英语学科。

1956年秋,一中复办高中,招生52人。同时恢复八泉中学,招初中2个班100人。第六完小(坝仔)戴帽办初中一年级,招生50人。1957年下半年翁一中高中部并入八泉中学,八泉中学成为县、市重点中学。

1958年秋,尚同中学开办高中,招收学生50人。全县有高中4个班,学生209人。初中4间,小学附设初中7间,共44个班,学生1285人,中学教职员工101人。各校走出校门,支工支农,大搞教育革命,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经常停课。翁一中改名为三华中学,成立学校公社,创办厂场,要求学生劳动,自供自给。

“文化大革命”10年,从数量看,初、高中迅猛发展,统计前后10年数字,对比于下:

1966年:初中8间,50个班,学生2505人,教职工118人;高中2间,6个班,学生274人,教职工16人。

1976年,初中129间(含小学附设初中),301个班,学生10997人,教职员工492人;高中15间,93个班,学生4725人,教职员工209人。校数多,班额小。教师层层升级,教学质量下降。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制度。为提高教学质量,1980年高中调整为9间,1983年调整为6间。1984年,按国家教育委员会计划,开设职业中学,三华中学开农技班、畜牧班;坝仔中学开农机班、电器班;龙仙中学美术班、音乐班、体育班。1987年六里中学开蚕桑班、水产班。职业中学课程,采用普通中学课本,缩为二年制,称乙种本,每周增设10节专业课。毕业生高考时,采用第二套试题。至1987年,普通完中有翁源中学、尚同中学、龙仙中学;农职完中有三华中学、坝仔中学、六里中学。初中有岩庄、松塘、江尾、周陂、礤下、庙墩、南浦、附城、铁龙、新江、育英、红岭、官渡、坝仔二中工14间。学生11954人,教师626人。

推荐
© 2024 春风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