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田法技术特点主要体现在深翻作区、严格规定的株行距与每亩立苗数量、以及集中的施肥灌水与精细的栽培管理三个方面。这种耕作方式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还通过一系列科学的管理和种植方法,实现了作物的高产。
首先,深翻作区是区田法的核心特征之一。通过在长方形土地上挖出14条约长1丈的沟,将作物播种于沟中,沟与沟之间相隔一定距离,使得管理更加方便。这种形式与代田法相似,但区田法的划分更为细致,使得每一片区域都能得到充分的管理。翻耕的深度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而定,例如禾、黍、麦等根系作物需要深翻6寸到1尺,瓠则需要1尺,芋更需要3尺。《氾胜之书》提到,区田法只深翻沟中或区中的土壤,不耕沟或区以外的土地,这体现了精耕细作的理念,同时也考虑到了人工深翻的实际情况。这种安排有助于水分的保存,减少水分的蒸发和营养物质的流失,有助于保持土壤的湿度和肥力。
其次,对株行距和每亩立苗数量的严格规定,是区田法技术特点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不同作物在沟中种植时,都有着特定的株行距和每亩的立苗数量,如禾黍在沟中种植2行,株距5寸,每沟44株,每亩15750株;小麦则更加密集,每沟5行,每行52株,每亩93600株;大豆则更为稀疏,每沟2行,每亩6480株。这种严格的要求使得种植时采取按行点种的方法,同时,这种布局方式类似于今日的宽窄行播法,使得植株在行列间有较多接触斜照日光的机会,提高了植株对日光的吸收利用率,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先秦时代人们已经重视作物的田间布局,代田和沟状区田都是这一经验的继承和发展。
最后,集中的施肥灌水和精细的栽培管理是区田法技术特点的又一关键。通过采取区田的形式,使得施肥和灌溉变得更为集中和方便。《氾胜之书》提到,区田不一定要有肥沃的土地,但必须要施肥,以提升土壤肥力。不同作物在播种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施肥量进行,如区种粟每窝20粒,配以一升美粪;区种大豆则需将一升美粪与土壤搅拌均匀;区种瓜每科使用一石粪。灌溉是区田增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干旱条件下,定期的灌溉可以显著提高作物的产量。同时,区田法还注重田间管理的细致,包括播后覆土厚度的控制、镇压以确保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适时中耕除草、防止营养物质的流失等,这些措施共同作用,促进了作物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综上所述,区田法通过深翻作区、严格规定种植布局、集中的施肥灌水以及精细的栽培管理等措施,实现了庄稼的高效种植和高产,是古代农业技术中的一项杰出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