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题技巧一:句子作用的分析
在文中,某句话的作用通常有以下几种:
1. 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
2. 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 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
答题技巧二:修辞手法的识别与作用
1.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描绘对象的特点。
2. 排比:增强气势,加强语气,形成一气呵成的效果。
3. 设问: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4.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
答题技巧三:句子含义的深层解读
在解答中,需要揭示句子中使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手法的词语所指的对象,并疏通句子含义。
答题技巧四:词语替换的合理性分析
在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词是否可行,需要分析:
1. 动词:通常不可行,因为更换后可能会失去原词的准确性。
2. 形容词:可能不行,因为更换后可能会失去原词的生动形象。
3.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通常不行,因为更换后可能会改变原句的限制或程度。
答题技巧五:句子成分的调整是否合理
一句话中两三个词的顺序是否能调换,需要分析:
1. 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不一致。
2. 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 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答题技巧六:段意的概括与归纳
1. 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2. 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3. 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答题技巧七:表达技巧的鉴赏
在古代诗歌鉴赏中,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包括用典、烘托、渲染等,并了解其特点和作用。
注意事项:
1. 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
2. 要点要齐全,多角度思考。
3. 推敲用语,力求准确、简明、规范。
易混术语区分:
1. “方式、手法”的区分,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
2. “情”、“景”关系的区分,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3. 描写的角度区分,包括形、声、色、态、味。
举例:
回答1:同意。文章以“山格”为题,运用拟人化手法铺写不同山的性情,赋予其灵性,描述中笔意纵横,令人饱览山之情味。
回答2:同意。文章运用大量修辞格,把山的形态拟人化,选材大气,描写南方、北方、西部山的个性,给读者全面感悟,以山与人之关系升华作结,拓展思考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