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戏是中国地方戏曲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其历史可追溯至明初元末,比京剧早好几百年。在四川盆地,几乎每个县都有过川剧团,乐山不仅有川剧团,而且团中还不乏名角。川戏的表演形式独特,其中最令人难忘的是变脸,一曲戏中,变脸竟达数次。
川戏的表现形式以大喊大叫和假声过多而著称,给人一种声嘶力竭、磕磕绊绊的感觉。但曾明了女士在四川隆昌老家观看了一整曲川戏后,竟被感动得泪流满面,可见其内容并不乏感染力。明代文人王世贞在其《艺苑卮言》中写道,川籍明朝状元杨慎虽有才情盖世,但其剧目《洞天元记》、《陶情乐府》等在语言表现形式上受到限制,无法得到广泛传播。
川戏的历史虽早于许多地方戏,但为何难以走出四川?其表现形式的制约是一个重要原因。秦腔、楚剧、花鼓戏、二人转等地方戏,其内容和形式在当地百姓中广受欢迎,而川戏却难以普及。川戏作为“市井”及百姓文化,已逐渐失去昔日光彩,“上市”不易,“下市”不甘。
为了发扬光大川戏,川戏从业者需要在传统技艺中找到升华的契机,吸纳其他剧种的精华与长处,赋予其内容和表现形式上更多的新意。在保持传统技艺之时,以流畅、清新、大方之泉,汇入原有的机智、幽默、智慧之风,老树发新枝,让川戏焕发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