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相矛盾》的故事向我们阐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言辞和行动中要坚持实事求是,遵循科学的规律。
2. 该故事出自《韩非子·难一》,描述了一个人在市场上夸耀自己的矛和盾,宣称他的矛无坚不摧,盾不可攻破,却因一个围观者的尖锐问题而陷入尴尬。《自相矛盾》这个词汇,便是由此而来,常用于形容言行不一或互相矛盾的情况。
3. 例如,在北齐·魏收的《魏书·李兴业传》中提到:“卿言岂非自相矛盾?”;同样在北齐·魏收的《魏书·明亮传》中也有“辞勇及武,自相矛盾”的表述。
4. 故事中的楚国人未能认识到,不可能同时存在一个不可被刺破的盾和一个无坚不摧的矛。他片面夸大了这两种武器的性能,导致最终无法自圆其说。
5.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在做出判断时,对于同一问题不能做出相互矛盾的结论。矛盾是事物存在的一种普遍状态,存在于物质世界和思维领域之中。
6. 矛盾的存在并不一定是坏事,它实际上是事物进步与发展的动力。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认识、分析、研究和解决矛盾,从而推动事物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