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以改置黄陂县(清同治《黄陂县志》卷一·沿革)始,黄陂人继承先民传统,凭借“九省通衢”故道闯天下,逐步形成“无陂不成镇”的文化现象。这里的“陂”就专指湖北黄陂人,“镇”是指村镇(村庄和小市镇)、镇集(镇市,都指集镇)或城市了。意思是说,凡是天下有集镇的地方就有黄陂人栖息,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黄陂人。
据有稽可查的史志记载,“无陂不成镇”这一文化现象,形成于明代成化年初开发汉口。 黄陂旧称西陵,地处南北要冲,屡遭兵燹,黄陂人在乱中磨练出闯天下的意志与谋生的本领。“楚顷襄王二十年,秦白起拔我西陵。”(汉·司马迁:《史记》)“后汉末,刘表以地当江汉之口,惧吴侵轶,使黄祖于此筑城镇遏,因名黄城镇。”境内的“武湖,又是黄祖习战阅武处。……唐天复三年,杨行密遣将李神福围鄂州,州帅杜洪求救于朱全忠,全忠遣兵屯滠口。……宋末,忽必烈南寇,取道于此。”(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黄陂居民“于元末遭兵,逃亡殆尽”(明嘉靖《黄陂县志》)。元代诗人郝经曾在《宿黄陂县南》的诗中写道: 茅屋欹斜竹径荒,稻畦残水入方塘。 营屯未定夕阳下,雁点秋烟不著行。
自明初起,由于黄陂人口甚少,乃由官方与民间同时移民至此。据明清谱牒载,今黄陂大部分居民的先祖,系由官方强制移民——从江西南昌筷子巷迁入。即所谓“江西填湖广”;另一方面,外出逃难存活的黄陂人也陆续返乡。原居民与新移民相依为命,努力重建家园,终于百业渐兴,人丁兴旺。到了成化八年(1472年),黄陂人口由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的42068人,增加到121900人(明嘉靖三十五年《黄陂县志》)。
在汉口形成的过程中,由于汉水入江新水口两岸地盘开阔,港湾水域条件良好,堤防坚固。常年在黄花涝、武湖、盘龙湖打鱼为生的黄陂南乡渔民,利用地利之便于明朝天顺年(1457~1464年)间,率先在这“占水道之便,擅舟楫之利”的天然良港建码头,或到汉口荒岛搭棚拓荒,从事航运、渔业或小本经营。接着,一些匠人和民工沿滠水陆续到今江岸一带开店、办作坊、做手艺,有的沿黄孝河进入今四官殿以下沿江一带务工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