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百科大全-春风百科
> 百科大全 > 列表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时间:2024-12-23 19:39:33
答案

 有很多同学在复习物理学时,因为没有系统的总结,复习效率上有所落后。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

 声现象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常考点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4.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5.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常考点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3.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声音的三个特性

 1.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2.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3.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4.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常考点

 1.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2.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3.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初二年级上册期中物理知识点

 物态变化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1、熔化和凝固

 ①熔化:

 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熔化图象:

 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

 温度不断上升.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熔化的条件:⑴达到熔点.⑵继续吸热.

 ②凝固: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凝固图象:

 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

 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凝固的条件:⑴达到凝固点.⑵继续放热.

 2、汽化和液化:

 ①汽化: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⑵继续吸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②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方法:⑴降低温度;⑵压缩体积.

 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作用:液化放热

 3、升华和凝华:

 ①升华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②凝华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

 练习:☆要使洗过的衣服尽快干,请写出四种有效的方法.

 ⑴将衣服展开,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⑵将衣服挂在通风处.⑶将衣服挂在阳光下或温度教高处.⑷将衣服脱水(拧干、甩干).

 ☆解释“霜前冷雪后寒”。

 霜前冷:只有外界气温足够低,空气中水蒸气才能放热凝华成霜所以“霜前冷”。

 雪后寒:化雪是熔化过程,吸热所以“雪后寒”。

  拓展阅读:学习物理知识点的方法

 初中将学习大量的重要的物理概念、规律,而这些概念、规律,是解决各类问题的基础,因此要真正理解和掌握,应力求做到“五会”:

 ①会表述:能熟记并正确地叙述概念、规律的内容。

 ②会表达:明确概念、规律的表达公式及公式中每个符号的物理意义。

 ③会理解:能掌握公式的应用范围和使用条件。

 ④会变形:会对公式进行正确变形,并理解变形后的含义。

 ⑤会应用:会用概念和公式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和计算。

推荐
© 2024 春风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