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抗病性绝大多数是由细胞核基因控制的,有的仅由单个或少数几个基因控制,被称为单基因抗病性(monogenicresistance)或寡基因抗病性(oligogenicresistance),通称为主效基因抗病性(majorgeneresistance)。
由主效抗病基因控制的定性抗病性,是当前人类所利用的主要植物抗病性类别。此种主效基因在不同遗传背景中的表达可能有所不同。在“基因对基因”互作中,植物所具有的抗病基因,即R基因,属于主效抗病基因。
植物的定量抗病性属数量性状遗传,由多数基因控制,各个基因单独的作用微小,这称为多基因抗病性(polygenicresistance)或微效基因抗病性(minorgeneresistance)(Geiger等,1989)。近年来,借助于分子标记方法,分析微效基因控制的抗病性遗传,有了许多新发现。以往认为此类抗病性由多数表现型效应几乎相等的基因控制,但现在发现在多数病例中仅涉及3~5个定量抗病性基因(QRL),且其中1~2个起主要作用,能说明表现型总变异的30%~50%或更高。
Nelson(1979)认为控制寡基因抗病性和控制多基因抗病性的,实际上是一套相同的基因,其表达效应取决于遗传背景和内外环境。他认为“被打败的主效抗病基因”(defeatedmajorresistancegene),仍然在起作用,控制较低水平的抗病性,其累计效应就是人们所观察到的定量抗病性。有些试验支持这一观点,例如Nass等(1981)发现被白粉病菌毒性小种克服了的小麦主效基因,仍然可以抑制白粉病严重度增长。但另一些研究,包括利用抗病基因分子标记进行的研究,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果。被病原菌克服了的主效基因对定量抗病性会有所贡献,但并不能用以完全说明定量抗病性。主效抗病基因的这种作用被称为残余效应(residualeffect)或幽灵效应(ghosteffect)。
细胞质遗传的抗病性(cytoplasmicresistance)实例甚少。在玉米与玉米小斑病菌的互作中,病菌的T小种产生寄主专化性毒素,特定地作用于T型细胞质玉米的线粒体,导致严重的叶枯症状,这表明含有T型胞质的玉米具有细胞质因子控制的小种专化感病性。后来查明T型细胞质玉米的线粒体上有一个T-urf13基因,控制对T毒素的敏感性(Pring等,1989)。核基因控制的遗传现象,有时正交与反交的结果并不相同,子代的表型受到母本基因型的影响,而类似母本,这种现象称为母性影响(maternaleffect),虽然与细胞质遗传很相似,但并不是由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
由于分子遗传学的发展,人类已经可以分离和克隆抗病基因,测定其序列,研究其产物的结构和作用。第一个克隆的R基因为玉米的HM1基因(Johal等,1992),而第一个克隆的符合经典“基因对基因”互作的R基因是番茄的Pto基因(Martin等,1993)。植物的R基因与病原物无毒基因匹配,启动不亲和互作的基因,也称为识别基因。R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有两个基本作用,其一是专化性地识别来源于病原物的信号,其二是激发配套的植物防卫基因表达。抗病基因产物与无毒基因产物的识别,以及R基因信号在植物体内的传递,都已经成为重点研究领域。